以今日之智,启明日之程

每次到深夜,都会感受到无与伦比的痛苦。
原因是,我会不停的思考回顾和复盘今天,或这一段时间以来,到底哪些做好了,哪些没做好,哪些是应该做好的,哪些是根本不应该去做的。
这样的思考是有益的,白天通常忙于工作,专业的厉害,根本没有闲心思沉下来总结。越往上爬,哪怕一点点,都越是无人可以指点,没有“方法论”可以给你的,又不是富贵已久的家族,有“家学”传承可以参考。
前两天重新去读了一遍到尤娜的文章《开销表》,里面提到说:
“我们都是“最近”才变的有钱的。”
这句话值得反复琢磨,是啊,我们确实是最近才开始变得有钱的,基于这个朴素的道理,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:其实我们没有富很久。仓廪实才知荣辱,因为富的不久,所以很多事情没有经验,再遇到一些迫切的事情时,总是带着上一个时代的思考框架和生活方式进入新的环境。
上升的速度越快,就越是会疏于对这方面的认识。
一个人只要站上,哪怕仅仅高一阶的阶层,首先就要升级全部思维框架和行为模式,员工有员工的心法,中层就有中层的心法,高层就有高层的心法。
这些都是不可能有一本教材可以说明白的。
有时候在一个阶层上是道德推崇的素养,在另一个阶层却是可鄙的。五丈原对垒时,诸葛亮身为一把手,却要去处理劳力阶层干的事情,这是十分罪恶的,他在劳智阶层才是必须的。
同理,努力工作和事必躬亲在打工者,和初期创业者眼里是美德,但在成功的资本家眼里,就是搭不好框架的低效,学不会放权和缺失另他人为我所用的能力。
我是“拖泥带水”往前走的,世界确实是一个巨大的“草台班子”,所谓,摸着石头过河。
这么多年单打独斗,其实我一直都很想组团队,搭建框架。痛苦的是,看到了一条能够成功到达对岸的路径,但是很多年都时运不济,缺失能力和手段跨过去。我不想做依附于潮流的人,在潮流之上的人可以把技巧玩的天花乱坠,而我是想做搭建潮流结构本身的人。
就是不管做点什么也好,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加有用的人,可以为更多的人赋能的人。
但一直毫无建树,21年在广州的时候是,23年在东莞时也是,甚至到了2025年,原本已经有可能出现一个团队的雏形了,却因我个人没把握好,导致团队分崩离析,最最破防的是,原本是可以成功的,从0到1都已经完成差不多了。
我不想怪任何人,这样的事情只能怪自己没能力处理好。
至今都记得,在广州时带着三个编辑,每天我给分配的任务很简单,完成了交给我就行,甚至不要求加班。但是总觉得和她们貌合神离,有力没法往一处使,有次我要求的任务,最简单的复制一篇文稿的小事情,她们都做不好,我就大发脾气说了她们一顿。那会儿是真年轻啊,管理全靠情绪,我自己都情绪化满满的压力,处理不好,怎么让手底下人敬畏并且尊重呢?
草蛇灰线,说线做泪;
今天杭州真的很热,我没什么心情睡觉,回到家里写下这篇文章,也希望能够时时审视自省,即是对未来的警戒,也当作告慰曾经的蹒跚过去吧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zousihang
链接:https://www.39558.cn/8
来源:我的互联网工作笔记-记录生活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